建國70周年丨 隆昌氣礦:圣燈山上的輝煌

發布人:系統管理員 發布日期:2022-02-15  點擊:

797.jpg

工作中的張世云

802.jpg

毛主席視察隆昌氣礦

804.jpg

當年圣燈山炭黑生產場景

講述人:張世云,隆昌市毛澤東主席視察隆昌氣礦紀念館館長。2006年接手紀念館,開始了長達十余年的資料搜集和宣傳工作,力圖展現我市氣礦建設的輝煌成就,以及對石油精神的傳承與發揚。背景:建于1996年的毛澤東主席視察隆昌氣礦紀念館坐落在隆昌市圣燈鎮,其前身是著名的隆昌氣礦,先后接待過毛澤東、朱德、鄧小平、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。這里的氣礦建設曾經取得了輝煌成就。一座紀念館,記錄昔日輝煌對于石油人來說,隆昌氣礦當屬石油圣地之一,它承載的石油精神應該被周知,被傳承!2006年,我任西南礦區宣傳部長,接到上級命令后,立即帶領工作人員開始了紀念館重新布展工作。2006年,紀念館在移交給我們時還比較荒涼——沒有精美的展廳,展示館以外的地方野草叢生,藤蔓植物爬滿了原有的舊廠房,館內也僅有少量的展板資料。我們幾乎跑遍了縣、市檔案館以及省檔案館,查找當時的歷史資料,但文字資料只是一部分,為了還原當時的場景,還需找到親歷者來敘述毛主席視察隆昌氣礦時的情況。只要一聽說哪兒有人可能知道這件事,我就一定會登門拜訪。我甚至跑到了北京,拜訪了當時拍攝毛主席視察照片的新華社攝影記者侯波。重慶江津、川西北、廣漢……我南下北上,四處搜集信息。當年的親歷者有的已經去世,有的已是耄耋之年,交流困難,我就找到這些老人的子女了解情況。通過一段時間的奔走,我們手上掌握了大量資料,在還原歷史事件的同時,也糾正了網上流傳的一些錯誤說法。改造紀念館的設計方案幾易其稿,最終有了一個較為完善的方案。經過精心打造,紀念館現有總面積11000平方米,其中,展區面積為2000多平方米,綠化面積6000多平方米。館內的10個玻璃展示柜里,裝滿了各種各樣和歷史有關的物件,各種詳實的圖文資料,向游客們訴說著一段令人振奮的歷史、一種令人驚嘆的精神。解說詞也有了3個版本,可以根據不同的參觀者應用不同的解說。隨后,紀念館被命名為“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”“內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”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“企業精神教育基地”。一座炭黑廠,名聲顯赫載入史冊這些年,通過我們搜集到的資料,有關隆昌氣礦建設的歷史逐漸清晰起來。古老的圣燈山上,有著諸多美好的傳說。上世紀30年代末,圣燈“奇觀”引起了地質學家的重視,經過一批地質學家的勘探和研究,發現圣燈山下富含天然氣,“圣燈”之謎就此解開。1943年被稱為“遠東第一井”的隆2井開鉆,日產氣約3.6萬立方米,用于地方人士興辦的“隆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”熬鹽、燒磚,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。1949年12月5日隆昌解放,國家迅速恢復了隆2井的天然氣生產和解放前未完成的隆4井鉆井工程。1950年,全川產氣646.1萬立方米,其中圣燈山就有616.8萬立方米。當時,被譽為工業“黑金”的炭黑完全需要進口,為了打破國外的封鎖禁運,中央決定利用圣燈山氣田的天然氣試制炭黑。其實,我國早在魏晉時期就掌握了“松煙制墨”的技藝,但炭黑生產長期停留在手工業階段。1950年春,有關部門抽調原重慶工業試驗所專家張鐵生、周學厚等5人籌建西南工業部303廠,當年6月24日便生產出第一批天然氣槽法炭黑,“圣燈牌”炭黑橫空出世。1951年10月1日,“圣燈牌”炭黑獲得了西南工業展覽會特等金質獎。圣燈牌炭黑的成功生產,過程異常艱辛。據許多親歷者回憶:炭黑生產過程中,周圍很多東西被炭黑的煙霧所覆蓋,“連天上飛過的麻雀都是黑的”,經過一天的生產,工人們個個都是“黑包公”,只留下兩個白眼珠子和一口大白牙,有的家屬還曾因此鬧過笑話,認錯了自己的丈夫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大家除了奮力搞生產,還要研究改進工藝流程,減少炭黑粉塵飛揚,特別是新中國炭黑工業的奠基人張鐵生,他在科研崗位奮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1953年,根據“一五”計劃對圣燈山擴大勘探,1955年,在圣燈山下的兩道橋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天然氣工業氣礦——隆昌氣礦。1958年,組建了我國第一個天然氣研究站,利用天然氣制炭黑、制合成油、液化提氦等,這些都是我國首次掌握的技術。作為新中國成立后最早進行天然氣開發并投入使用的地方之一,隆昌氣礦炭黑廠是我國天然氣生產炭黑的搖籃。一段難忘歷史,成就“最光榮的火房”搜集詳盡史料的同時,我們也尋找著當時的老物件,便于直觀地展示歷史。在拜訪一位原氣礦黨辦秘書時,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捧出了自己上世紀50年代做的剪報夾,里面是張貼規整的報紙資料,還有一部分手寫的回憶錄底稿,讓我內心深受觸動。剪報夾里,有一段讓人動容的歷史:1958年3月27日,毛澤東主席在主持成都會議結束后,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李井泉、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陪同,于下午6時乘火車到達隆昌。當毛主席聽到當時的炭黑年產量可達1000多噸時,露出了笑容。而毛主席在21號火房前聽取生產匯報的場景,被新華社記者侯波用鏡頭永久定格,留下了偉人生平唯一的公開蹲姿照。隆昌氣礦,也是毛主席唯一視察過的石油單位。為了銘記這份偉大的關懷,隆昌炭黑廠槽黑車間從此更名為“327車間”;青年突擊隊員們利用工余時間,在毛主席參觀過的火房旁修起了兩座“躍進號火房”。毛主席視察過的1號火房和21號火房,被刷上了“最光榮的火房”字樣,前來參觀學習的職工群眾一批又一批。就在毛主席視察前后,朱德、鄧小平、賀龍、吳玉章等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也親臨視察,給川渝石油人以巨大的鼓勵和鞭策。經過60余年發展,四川盆地現已形成了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產氣區,四川盆地天然氣產量和氣區發展,從1977年產氣50億立方米到2015年突破300億立方米,四川天然氣發展一直向上,預計到2020年天然氣總產量將達到550億立方米,躍升為中國最大的產氣區,其中,中國石油在川產氣量將會突破330億立方米。(記者 丁潔 整理) 


中国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,日本成熟丰满老妇XXXX,乌克兰少妇XXXX做受